原生Idea:从需求出发的产品开发之道
最近常有朋友问我:"你是怎么想到做这个AI对话设备的?"每次被问到,我都会聊到一个我特别喜欢的产品开发方法——原生Idea。
所谓原生Idea,简单来说就是完全源于自身需求的创意。它不是为了迎合市场,不是为了跟风潮流,而是为了解决自己切实遇到的问题。在我看来,这可能是最朴素,却也是最有力的创新源泉。
在科技圈,有个有趣的说法叫"eat your own dog food"。虽然听起来怪怪的(谁会吃狗粮啊),但意思就是说,你得自己用你开发的东西。要是连你自己都不想用,那别人凭什么喜欢呢?
我觉得这种方法特别好,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:
- 你对问题超级了解。毕竟是自己的痛点,哪里不爽一清二楚。
- 测试超方便。做出来就能马上用,不用操心找测试用户。
- 改进的动力足。因为是给自己用的,哪里不好用立马就想改。
- 反馈特别真实。你既是开发者又是用户,体验好不好,心里跟明镜似的。
拿我开发的这个基于ESP32S3的AI对话设备来说吧(你可以在 https://esp32.ai 了解更多)。最初的想法,纯粹是为了解决自己学习英语的小烦恼。作为一个开发者,我一直在寻找更高效的学习方法。特别是在学习英语这件事上,总觉得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互动。
有一天,我突然想到:如果能随时随地和一个AI对话,是不是就能创造一个沉浸式的英语学习环境?这个想法一冒出来,我就觉得兴奋不已。这不就是个典型的原生Idea吗?源于自己的需求,解决自己的问题。
不过,光有想法还不够。我有个习惯,每天都会记录下自己遇到的问题。一开始可能觉得麻烦,但慢慢地就会发现,这些看似琐碎的记录,其实是创意的金矿。
周末的时候,我会花点时间整理这一周记录的问题。有时候会发现,原来有些问题已经有了不错的解决方案。但更多时候,我会遇到一些还没有好办法解决的问题。这时候,就是机会来了。
当然,发现了问题不代表立马就要大动干戈地开发。我通常会先做个简单的原型,试试水。要是反响不错,再考虑认真开发;要是没人感兴趣,也不至于投入太多精力。
说到试水,我特别喜欢在Product Hunt上发布自己的想法。那里有很多喜欢尝鲜的人,反馈来得又快又直接。要是有人对你的想法感兴趣,那就是个好兆头;要是冷冷清清,可能就得再琢磨琢磨了。
回到我的AI对话设备,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,不断调试、优化,终于做出了一个能用的原型。第一次用自己做的设备和AI对话时,那种兴奋感难以形容。虽然对话还不是很流畅,但已经能感受到它的潜力。我可以随时随地练习英语口语,讨论各种话题,甚至还能让AI充当各种角色,模拟不同的对话场景。
在使用过程中,我不断发现新的需求,也在不断改进这个设备。有时是优化语音识别准确度,有时是改进电池续航,有时是添加新功能。每一次迭代,都让这个小设备变得更加强大。这种持续改进的过程,正是原生Idea的魅力所在。
最有意思的是,当我把这个设备带到创客聚会上展示时,居然收获了不少好评。原来不只是我,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需求。这让我意识到,原生Idea的威力远不止于解决个人问题。当我们真诚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时,很可能也在为他人创造价值。
总的来说,我觉得从自己的需求出发,是找到好点子的一个超棒的方法。它不需要你是什么行业大佬,也不需要你有多么惊天动地的灵感。你只需要留意身边的小问题,然后勇敢地去解决它。
所以,如果你也在考虑开发一款产品,不妨试试原生Idea的方法。记住,最好的创意,可能就藏在你日常生活的某个不便中,等着你去发现和实现。